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平淮策 (第2/5页)
郡之地,最多能聚集四五万兵马。他自忖有把握迅速平乱,尤其是看见霍去病来了之后,还莫名的起了些抢功的心思,所以赶紧请战。 “呵,李将军如此急于出战,未战先言胜,却不知已犯了兵家急进的大忌。” 说话的是程不识。 两位老将同朝为臣,多有比较,意见不和是常态。 代相李蔡看向武将首位的霍去病:“霍侯对眼下形势有何判断?” 在场众人,唯独霍去病最清楚皇帝的心思。 刘彻不想对淮南大动干戈,至少在眼下这个时间点不想。 但他又对淮南的举动非常震怒,想给淮南一個惨痛的教训。 最好的办法是能压得淮南不敢寸进,丢盔卸甲,将刚露出来的异动征兆全都自己再咽回去。 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且要迅速平定此事为最好。 刘彻的想法,基于几个原因。 首先是霍去病,皇帝,卫青三人共同决定要掏匈奴老家,眼下距离预期的时间已不足一月,淮南此时动荡,若调大军去平叛,资源,战备,都要往内乱的战场上堆砌,损失之大还在其次。 稍后攻匈奴的计划,肯定会受阻,难以实施。 对外族的战争,才是刘彻心里更重要的事。对淮南,皇帝很愤怒,但并不觉得是大患。 他调卫青去北关,看似是因为淮南异动,想防匈奴。但霍去病很清楚,卫青这几日原本也准备再动身去北关,暗中谋划兵发匈奴,做大战前的准备。 皇帝对淮南,恼怒远远多过忧虑。 淮南联合三五郡之地出现动荡,虽事情不小,但还没到能动摇皇帝打匈奴的决心的地步。 其次是内耗,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