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1章 (第1/3页)
意思是贤明的皇帝在位,在朝堂之外没有遗留的贤才。 李林甫竟然以如此荒谬的理由,宣布这一次科举所有人都不通过。 杜甫科举不畅,只能通过结交权贵出仕。 通过不断的进献诗歌,到了天宝十载的时候,因为献诗得到上皇赏识,获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官职。 但是杜甫家贫,无钱贿赂上官,所以一直没有被授予官职。 之后杜甫辗转得到了几个芝麻官,仕途一直都不顺畅。 等到了安禄山叛乱,杜甫本来准备北上投奔灵武朝廷,却不幸和王维一起被叛军抓走。 虽然因为杜甫官职小,没有被叛军严加看管。 终于在至德二载,杜甫从叛军占领的西京长安逃脱,投奔了刚到凤翔府的李亨。 杜甫虽然官不大,但是李亨还在东宫的时候就知道他的诗名。 重要的是杜甫是从西京长安逃出来投奔自己的,这更加显示了灵武朝廷的众望所归。 于是皇帝非常开心,授予了杜甫左拾遗的职位。 明镜厅,是中书门下谏议大夫们办公的地方。 取自于太宗皇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这也说明了谏议大夫的职责—规劝君王。 杜甫被同僚排挤冷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最近上的几封奏疏。 按照原时空的历史,杜甫是因为上书为房琯鸣不平,而被肃宗贬官华州的。 但是在这个时空,李炎这个蝴蝶掀起了巨大的风浪。 房琯没有被罢官,而是出任了河西节度使。 在朝廷的众人看来,皇帝还是厚待了房琯。 所以杜甫没有为房琯上书。 但是这一次杜甫被同僚排挤,其根源也是建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