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1章 (第3/3页)
郑和继续说道:“现代畜牧业的特点就是高密度养殖,一个养殖场可以饲养大量的猪牛羊,而不需要占据太大的地方。” “我们山丹牧场的牲畜要迁回去,可是张掖以西有地方给我们放牧吗?” 众人摇了摇头。 山丹牧场的位置得天独厚,张掖以西根本没有这么好的地方来放牧了。 郑和立刻说道:“既然没有地方来放牧,我们可以建造养殖场,用圈养的方法来养殖。” 郑和立刻在地图上圈了几个点:“这几个地方气候适合,靠近水源,交通也很方便,后世几个大型的养殖场就建造在这些地方。” “我想把山丹牧场迁出来的牲畜都送到养殖场里,在张掖实验规模化高密度养殖。” 郑和的这个提议,最后还是得到了崔涛的支持。 按照他选定的地址,崔涛给这些地区的里长玩家们政策和扶持。 郑和则负责出牲口和技术,以后出栏的牲畜则大家平分收益。 而规模化养殖,还需要牧草和药品,郑和又向酒泉赵晨的药厂订购了一批大蒜素,最后向崔涛提出了牧草的解决方案。 青苗! 没有长成的庄稼,也是上等的牧草。 这些庄稼营养丰富,作为饲料确实是浪费。 如果不是坚壁清野,再过一两个月就是收获的时候,百姓是怎么也不会收割青苗的。 可是如今要坚壁清野,大批的庄稼都要清理掉,不能留给吐蕃人。 郑和提出的方案是,从百姓手里,按照去年庄稼价格的八成收购。 而收购来的青苗则作为饲料,用来供应后方兴建的养殖场。 官府收购的钱,则是崔涛用山丹牧场的牲畜向王府银行抵押,从王府银行借贷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