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4章 (第1/3页)
河东三镇叛乱后,治下的百姓日子更加凄惨了。 安禄山多次征兵,攻下关中之后依然要从河东征兵支援前线。 从七户征一丁,到三户征一丁,如今已经是一户征一丁。 河东的百姓本就不多,但是向南更是兵荒马乱的交战区,不少大唐百姓就向北逃往渤海国。 大量大唐百姓的涌入,也让渤海国对这些汉人的态度逐渐变化。 一开始对于这些汉人难民,渤海国上下还是很同情的。 而且渤海国面积不小,但是人口并不多,渤海国主还授予这些逃亡汉人土地耕种。 可是随着逃难汉人的数量增加,这些逃亡的汉人和渤海国本地居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不少汉人沦为奴隶,可是又要比胡人奴隶更有反抗精神,反抗和冲突此起彼伏,就连渤海国主都非常的头疼。 方国寿主动赎买这些汉人奴隶,还出钱让他们迁徙去松漠。 对着这个要求,渤海国主自然是百分之百支持。 就这样,方国寿从渤海国第一期赎买了两千汉人奴隶,带他们来到松漠樱桃城附近修葺旧城。 樱桃城就在通辽附近,现在的通辽还是一片草原。 方国寿先宣布这些奴隶恢复自由,又授予他们樱桃城附近的土地。 樱桃城是一座小城,方国寿指挥民夫将城池扩建,日后这里就是大迂回军队在辽西的据点了。 从渤海国买来的粮食也逐渐运送到樱桃城,有了粮食之后民夫干活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除了汉人奴隶之外,方国寿还翻越了山岭,和留在松漠的契丹部落达成了联盟。 这些契丹部落本来就对安禄山恨之入骨,他们不少族人都被安禄山抓去了前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