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6 (第1/4页)
野生药材,上边更加重视那里的自然环境……” 因此,万寿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怕影响这个天然大氧吧,破坏当地的物质资源。 但,在规定的活动范围修路、打造几间民宿还是可以的。实际上,他们支持本地民搞种植,把老祖宗的各种手艺传承下来。 现在网络遍及全国各地,机会多得很,看各自的手段与造化。 比如,谷展鹏利用网络大力支持、维护各种手工技艺,博得年轻一代的赞赏;比如她按古方制的药,取景森林拍视频,同样大受欢迎。 深山里的各种资源,民众大可任意取用,但不许破坏。 令人欣慰的是,当地人对大自然抱以敬畏的态度,取之有度,不贪婪。 “这不是专制,而是‘天下之物,生之有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懂这句话的人,大概只有长年生活在山里山边的民众能领悟得更加透彻……” 商人或者个别官员的眼里除了钱就是权,不会考虑更多。 种种cao作仅限于本地民众作为,外地商想在本地搞承包、搞开发,一律免谈。加上地理位置偏僻,普通商人很难下定决心投入大笔资金,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前几届官员曾多次求国家拨经费改造当地环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均因禁区的存在没了下文。 渐渐的,这事就没人提了,今届政府知道这事的人不多,她是头一位知晓的普通民众,要注意保密啊。 禁区的存在也不算秘密,自从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不少自由行的驴友曾经误闯,均被劝退。它在山里的哪个位置,他就不说了,让她知道,免得忧心而已。 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