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致四千年后 第70节 (第4/8页)
大、最有必要性的神殿。 若是将教派的数量减少,使埃及人的信仰生活精简化,也可以有效节省各项人力财力…… ……另外一方面,这也可以降低法老管理的门槛。 和同时管辖二十多位神明的祭司的瞎几把管模式不同。只要神殿的种类减少到一定程度,法老将会相当容易进行势力制衡。 无论是哪边比较跳,法老都可以通过支持和他们敌对的一方以起到制衡的作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一代法老都在鼓吹自己的信仰,并且打压和自己不适的信仰。 埃及目前的这种统治模式不像是一国之主,倒更像是地方官员。每一届上任的时候,都会将上一届做了半截的工程直接取消掉重建。这样的话,无疑是对人力财力的一种浪费。 按照所罗门的这种改革法,就会让埃及的祭司们逐渐成为天然形成的底层官僚——他们并非着眼于遏制中心权力,而是得到了分封出去的地方权力。 在未来,这或许将会变成另外一种形势的分封制……或者说议会制。 而埃及内部因为地区不同而产生的贫富差距,也将会成为阶级诞生的催化剂。 一部分人能吃饱,一部分人吃不饱;一部分人生活富足,一部分人则相对不幸——这种不稳定的、内在的阶级冲突,就会使得一部分觉醒的埃及人开始进行政治上的思考,以此谋求一种更适宜自身的政治组成。 因为所罗门的时间不够,所以他当前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先知,不知道埃及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自己所进行的布置是否会适合未来的埃及人、自己所发明的制度会不会反而成为他们发展的绊脚石。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