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61节 (第8/9页)
这个必要吗?”朱至已经洗干净手,也擦干了,汤显已经帮她打好了饭,且让朱至放开的吃。 “沈家未必把我们家放在眼里。”朱允炆坐到朱至的对面,道出心中的不安。 朱至笑了,“那有什么关系?只要他们做事利于大明,利于天下百姓就足够了,眼里有没有我们不重要。当皇帝的如果要求全天下的臣子都对他忠心耿耿,不如奢望全天下的人都是好人。治国驭人之道,就跟放风筝一样。不能一味的紧,更不要奢望牢牢的将风筝抓住,反而应该慢慢的把风筝放出去,让它飞。” “这样风筝的线就不会断吗?”朱允炆侧过头认真的思考,毕竟没有真正的去放过风筝,他不能确定是不是按朱至说的那样,风筝的线就不会断。 摇摇头,朱至道:“放风筝不能一味的想着怎样才能让风筝的线不断。放风筝只是一个过程,当你手中的线都放完了,风筝是断也好,是继续飞也罢。能给的,你已经给了风筝。够了。” 汤显闻言不由多看了朱至几眼。 朱至认真的道:“我们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能一味只想着让别人怎么配合我们,咱们也得对人相对宽容,也更要信任。沈知府这么多年帮我做事,尽心尽力,无愧于天下百姓,算得上是一个好官。他从来没有犯上之心,也不至于为了他侄子的一句话,认定了他是一个眼里没有我们的人。” 说到这里,朱至凝重的道:“有句话说得好,捉贼拿赃,捉jianian拿双。对臣子定罪,也应该拿出确凿的证据,而不是只凭一句话,便将他之前做的一切利国利民之策抛之脑后,从心底里定了他的罪。这是大忌。当皇帝的人过于凉薄,只会尽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