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标_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87节 (第6/8页)

咱们大明容得下他们。反之,咱们大明也不怕。”朱元璋想到这一年里大明发生的变化,每一桩听来都让朱元璋精神一振,万分欢喜。

    朱至立刻顺势说起,“借北元的光,我们现在人手充足,北平城快建好,运河也快通了,过个几年,咱们可以迁都北平。正好,也该让天下士人都明白,大明天下和以前不一样。南北学子都是大明的人才,大明绝不会厚此薄彼。”

    这就关系着一桩陈年旧事了。

    想当初朱元璋打下了天下,自然而然召开恩科,让朱元璋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恩科第一届所取的进士竟然全都出自南方。以至于当时的朱元璋差点闹了个大笑话。

    好在后来朱元璋采用了单独安排北边的学子再考一回的办法,这才不至于让天下人以为大明朝只有一半的天下,所以得到的都只是一半的人才。

    但也正是因为此事,让朱元璋意识到,这南边的势力有些过大,应天,要是一直都由南方的士人控制,将来对大明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也开始寻思到底该迁都何处。应天不能继续作为国都,以至于让人生出皇室偏于南的感觉。

    “就认准北平了?”朱元璋对北平确实没什么好印象,谁让那是元朝的大都。元朝,就算把他们打败,把他们赶出中原,依然让朱元璋耿耿于怀。

    泰定帝沉着的道:“父皇,北平很合适。”

    合适两个字说明了一切,朱元璋既然都把天下交给泰定帝了,哪里会再管泰定帝到底要怎么做。再者,北平合不合适,朱元璋能心里没点数?只不过是因为那点喜恶,硬是挑刺而已。

    可是比起国家的安宁,发展,自己的那点喜恶算什么。

    朱元璋最终什么话都不说了。招呼一旁的马氏给他看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