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44、不该怀孕的人怀孕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不该怀孕的人怀孕了 (第6/7页)

终于放下心了,长呼一口浊气。

    当然,人生在世,总是苦多乐少。

    欢喜不过片刻,清醒下来的王政,便发现烦恼接踵而至了。

    ......

    离开内殿之后,王政立刻便召令郭嘉等重臣文武前来王宫商议,重点自然便是冯夫人有孕一事。

    如黄忠、魏延等武将自然是纷纷露出欢喜的神色,接连起身,跪拜在地,高呼说道:「恭喜主公!恭喜主公!预祝主公生得贵子!」

    而如郭嘉、祢衡等文臣,却是面面相窥,同时间眉头一皱。

    「方今才得江东,主公便后继有人,此双喜临与我徐州,自是天大的喜事。」

    祢衡沉不住气,率先说道:「只是此子若是女孩倒也罢了,若是男丁的话,便是主公的长子,其生母为冯夫人,这...可有些不妥了。」

    听到这话,堂内登时一静。

    便是黄忠魏延这等武人此时也意识到了祢衡所谓的不妥究竟是指什么了。

    在后世人的眼里,一父之子,仅有出生前后之别,并无地位尊卑之差,但是放在讲求名分的两汉时代,却是决然不同。

    因其初衷混杂着巩固家族财产和权势目的,故而长幼之别,嫡庶之分大多意味着权利、地位、财产的高低与多寡,甚至会发出「同根而生,相煎何急」的悲叹。

    就「伦理、程序」来讲,在历代权利交替中,除了暴力上台外,其伦理依据和继承程序一直经历着不断的演变。

    夏时强调「父子相传」,周在「父子相传」上增加了「兄终弟及」的模式,自秦始皇开始,却是直接以律条明确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其后无论是继承秦制的东西两汉,乃至后面的两晋,隋、唐、宋、明等诸朝,即便有杨广、李世民等非嫡长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