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104、武安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4、武安国 (第6/7页)

人却还在吟风弄月,以诗会友。

    没有人会想到徐州会在这时正式开展了侵略的攻势。

    说起来战国时的齐国便有养士之风,但时至乱世,便连曾经稷下学宫所在的临淄,因饱经战乱之故也早已摒弃此习,偏偏北海却是清谈之事,蔚然成风,这其中自然有孔融这位北海国相的责任。

    时又经桓、灵两次党锢之祸,士子心郁难耐,恨阉人乱臣不良,怜国祚自身不幸,此风更是大盛,约亲朋嘉宾,闻香饮酒,暗贬时政,兴浓至兴尽归,正是名士清流的时尚气派。

    此时的相府后苑。

    一众人正依着苑林,燃着熏香,暖着美酒,素缣铺地,辅以锦垫,盘中盛满时鲜瓜果,三五宾客,皆青衣白袍,雍容风雅,朗朗话语,或慷慨或轻柔,论典引经,滔滔不绝。

    “...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这四句乃是点睛之笔啊。”

    一个青年点评道:“文举公此作,情辞之悲慷怜悯,令人扼腕叹息,当浮一杯浊酒,以慰心伤。”

    这青年姓华名歆,字子鱼,乃青州名士,中平年曾受大将军何进之召,任尚书郎,后告病辞官,此时客居于北海。

    另一人亦附和道:“诗由意生,足见国相忧民之心。”

    此人为北海主簿王修,以知人识材著称。

    “叔治此言误亦。”主位上的孔融淡淡笑道,“吾等友朋聚会,怎可称呼官职,满杯。”

    话音落,众人举杯,饮毕,孔融突然想起一事,侧身顾盼华歆问道,“听说前几日会稽虞翻前来造访子鱼,可是要子鱼去投那袁术吗?”

    “何苦如此,如留在北海,融定以上宾之礼相迎。”

    华歆看了眼孔融,沉吟了会,一脸肃容道:“今观天下,袁本初与蓟侯私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