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_54、封土授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4、封土授爵 (第4/7页)

如若无人,轻骑出入,面色徐徐,不为之变,勇壮可嘉!料来其余诸军之中,也定然多有此类勇武的壮士。」

    「不以位卑而忽其功,不为爵高而忽其过。功虽小而必赏,过虽微而必责。是明主之所为也,数场大战中,总的伤亡数目现在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只天军五部便已都伤亡近万,由此可见总的伤亡定然不小。」

    「故此,臣以为主公若想要名符其实的酬功,章程之原则可以三条为上。」

    「首先酬赏需重,不重,则无以抚恤此战之惨烈;其次酬赏需平,不平,则无以彰显文武之忠贞;其三,酬赏需广,不广则无以凝聚士卒之军心。」

    「若能做到这三条,则我军将卒尽管久战疲惫,伤亡颇重,但主公明智有为、奖罚得当的名声却必能因之而传诵天下,稍加推动,必可由此一举而尽得四海猛士之心并及天下智者之慕,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此意也。」

    单论文思与口才,祢衡确是人中翘楚,不同于昨日私议时被郭嘉彻底抢了风头,今日有所准备之下,却是字字珠玑,有的放矢。

    不但顺着王政的话语,总结出了章程的三原则,更进一步地发挥,点明了此次酬功的重要性,扩充了其中的政治意义。

    此前王政无论是攻克泰山,还是侵伐北海,说到底其实还是在徐州边上折腾,且徐州不仅是一个四战之地,又非益州那种可以固守的地形,战绩虽是彪炳,声威虽是骇人,其实仍不被大部分有识之士看好。

    如今却是全然不同,虽只得了庐江、九江两郡,但这两地却是整个江东的精华所在,与广陵连在一起后更是掌握住了江淮水路,形势登时为之一变,一旦来年打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