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5、徐州三杰 (第4/7页)
他的身上毫无风雅之态,反而显得突兀,而陈瑀更是一怔。 此人外貌不佳,怎能得地方举荐而来? 各地郡县举荐士子的同时,也随着有一份公文送来。里边详细讲述了所征召士子的各种情况,比如其在当地的名声、专治的学问、家庭出身、性格喜好等等,心中疑惑之下,陈瑀倒没有急着发难,事出反常必有妖,便先拿起名册一看,顿时恍然大悟。 哦,是张昭举荐的啊。 原来此人名叫严畯,乃彭城人,今日下午便来了下邳,始终一言不发,却每每在人对王政歌功颂德,吹捧奉承时必要冷笑几声。 这就让陈瑀有些搞不懂了,你若是不愿出仕王政,又为何要让张昭举荐呢? 不过冲着对方背后的张昭,陈瑀按下心中不喜,故作没有听见,只是笑道:“历来雄主皆有天授其能,岂可以常俗视之?州牧俊才伟略,远非一般同龄者可比。” “乱世之中,徐州得逢明主,不仅是社稷之福,百姓之幸,更是诸君的机遇啊,便如高君...” 说到这里,陈瑀摆手示意:“老夫的侄儿前些时日有书信来,便曾对高君赞不绝口,更说其少十五时,便已名闻乡里,时人常言有郡国之才,高氏本是我徐州累世名家,高君今入此馆,腾飞指日可待。” 听到陈瑀这般抬举,高晋口中谦虚不已,只是眼中的笑意都快藏不住了。 陈瑀说‘高氏本是我徐州累世名家’,那确实夸大了,莫说徐州,便是在东海,在下邳,高氏也不过是个中等士族罢了,但前半句说他有‘郡国之才’,这一句却是货真价实,一点儿不假的。 高晋少年早慧,本就是东海一带有名的才子,一向自诩俊杰的。 何谓俊杰?既为俊杰,当然要识时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