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通水了 (第1/4页)
之所以不告诉村民们肥料的问题,原因很简单。 千万不要小瞧兔子的基建能力以及研发能力。 小老百姓担忧的问题,国家其实早就考虑好了,早在60年代,官方便看到了国内化工产业的不足。 70年代,国内便成套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装置,而首次引进的这批化肥装置正是用料最大的氮肥。 到了90年代,仅仅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国内的氮肥产量已然翻了几十番,其产能俨然足够供应市场所需。 氮肥解决了,接下来的便是磷肥,再过不久,国内就会相继建成数套大型磷肥生产装置,并且全都是高浓度磷肥。 等到这些磷肥工厂相继建成,国产市场高浓度磷肥紧缺的情况也会随之缓解。 根据李杰的种植计划,这两年不足的,先用农家肥以及微生物肥顶上,等到国产磷肥全面上市,到时候再换上更省心省力的磷肥,只要中间不出什么大的差错,化肥短缺的问题根本就不会是问题。 即便是遇到了最坏的情况,中间出了什么岔子,李杰仍然可以向上级求助。 金滩村是吊庄移民政策下第一个成立的自然村,国人对于‘第一’是有执念的,凡是第一,必然会引起各方的关注。wap..OrG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咪\咪\阅读\ap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简单来说,金滩村是在上面领导那里挂上号的村子。 万一真的遇到什么难题,只要不是特别棘手的事,李杰相信上级领导是不会介意帮扶一把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