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7章 给儿子挑班底 (第4/5页)
的政策,治国的手段,都是这样,急不得。” “事缓则圆,就是这个道理。” “陆使君非常的年轻,你比袁绍、曹cao这些人,年轻了太多,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每一件事。所以做事,不需要急于求成,要慢慢来。” “只要慢下来,一步步走扎实,未来的天下,必然有陆使君一席之地。” 郑玄自嘲一笑,说道:“老夫的话有些唠叨,是否愿意听,全靠陆使君自己权衡。而且交浅言深,本就是大忌,老夫犯了诸多的忌讳,却还是忍不住,请陆使君海涵。” 陆玄神色肃然。 他站起身,躬身向郑玄行了一礼,郑重道:“郑公的提点,陆玄感激不尽。” 陆玄赞同郑玄的话。 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是隋炀帝杨广。杨广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极大的价值。 最终,却祸国殃民。 甚至是国祚灭亡,就是因为杨广做事太急。 西政吐谷浑,讨伐突厥,开拓西域,从国家的角度分析,绝对是有利的。因为西域的这条丝绸之路,任何一个大一统的帝国都不会放弃。 开通运河,更是功在千秋,有利于交通南北,有利于天下物流和商业的发达。 征伐高句丽,是为了奠定宗主国的实力。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对周边属国都要降服,隋炀帝的做法没有错。 可是,杨广就是太急了。 杨广每一件事,都在推进,而且短短数年,就全部安排了。 毫不客气的说,杨广涉及到的单独每一件事,耗费个十来年都不为过。可是杨广一股脑的全部推进,不考虑后果,彻底牵动了整个帝国的变化,使得大隋朝急转直下。 这就是急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