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4章 逼张昭表态 (第2/4页)
都不能出错。而且诸葛亮大庭广众下的言论,一旦出了任何的纰漏,消息传出去,必然遭到群起而攻之。 原本迁都,就会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所以第一个提出迁都的人,会遭到各个方面的攻讦。 这不能出半点错误。 诸葛亮继续说道:“回禀吴王,第二是物资的消耗。我遍查史书,发现不论是咸阳,亦或是洛阳和长安,随着王朝的发展,城池在扩张,周边可用的土地在减少。” “即便还有一些土地,也多是皇家园林,多是权贵掌握的土地。” “普通官员和百姓,少有土地。” “偏偏王朝的帝都作为举国中心,必然是一个奢靡繁华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要承担皇室的巨大开销,要负担起庞大的朝廷机构的运转,而且还要让这些无数权贵能在帝都生活。” “帝都重地,不可能是普通百姓耕种的地区,他们把握不住。普通人拿了帝都的土地,就是三岁孩童抱着金砖走在闹市,人人觊觎。” 诸葛亮面对着陆玄,说着自己的分析。 这是他准备的策论。 在五经馆中,他一直在准备,今日终于详细的阐述出来。 诸葛亮略微有些激动,声音稍稍拔高,说道:“所以我认为王朝的中心,靠周边土地无法供应。王朝越兴盛,就越是如此。” “光武皇帝再造大汉,为什么不选择长安,而是定都洛阳,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帝都的消耗会越来越大。” “当时的赤眉军,祸乱了长安,使得关中沃土荒废,关中一片贫瘠,支撑不起物流的消耗,随着关中水路改道,长安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