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5 危在旦夕的北平(围攻计划) (第3/6页)
尽管没能够上战场亲自杀敌,只是在大后方纸上谈兵,但是,蒋百里的心中还是兴奋万分的。 毕竟,前方大规模的战斗都是依靠作战处的计划而实施的。 可以这么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赵括是被人取笑,被人当做负面人物的。 因为赵括亲自断送了赵国的未来。 而这里的纸上谈兵是个反义词。 但是,在民国时期以及更未来的日子里,类似赵括这类纸上谈兵的人才却是不可缺乏的,毕竟,战略布局以及相应的战略部署,纸上谈兵的人更适合。 因此,随着时代演变,纸上谈兵也慢慢的有了新的含义。 ~~~~~~ 成都,国防军事委员会驻扎处。 因为前线传来的紧急战报,委员会也紧急召开了一场作战会议。 参加会议的一共有五位委员以及五位预备委员。 坐在椅子上,国防军事委员会的第一人秦石璜当仁不让的开了口。 左手点着烟,目光盯着手上的计划,秦石璜说道。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前线局势了,老袁已经准备固守顽抗了!” 盯着众人的脸色,秦石璜有了个数,接着说道: “那么,对于作战处提交的北平作战计划,大家有什么意见?” 话语刚落,就有人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领袖,我认为,三面围攻是不是有些疏忽了?” 对于作战处提出的计划核心:稳步推进,攻占北平,唐吉饶是没有意见的。 但是如何进行北洋的包围圈,唐吉饶却有不同看法。 见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