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_第81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6章 (第2/3页)

:“我晓得该做什么买卖么!京里的点心铺子虽然多,但是翻来覆去卖的都是这几样。说起点心来,还是南面儿的点心细致,苏州的点心师傅是出了名的。南味儿点心偏甜,未必合京里人的口味。所以京里卖南味儿点心的铺面反而不如这京味儿点心的铺面多。不过说起来,在京里做官的,十人里八个是南面的人,这点心倒是不愁卖去!”

    其实,他是想起稻香村来了。上辈子,他的父母可是就好这一口儿的,对稻香村的乌麻饼与牛舌饼都很偏爱。

    稻香村的点心就是苏式为主,广式为辅。因其点心花样多,口味多,不管老人还是孩子都喜欢他们家的点心。

    这要是比较起来,可是比现在京城买的这些点心精细多了。

    江家在江宁,也是数一数二的富户,韩江氏打小便没缺过银子。其扬州母族那边。又是富甲一方的大盐商。

    这点心铺子,却实算不得什么上台面的生意。因此,韩江氏听了,神色有些僵。她实是想不明白,当初上百万两银钱拍卖养珠方子的曹颙,怎么会在乎这些蝇头小利。

    曹颙心里想得,却是个长久的营生,他用手指敲了敲椅子把手,道:“要讲究味道正宗,这工人可以雇京里的,大师傅与前堂伙计却是要从南面找。你也别着急,我写信给南面去,打发那边的管事直接去苏州寻几个好的点心师傅。广州那边,有魏信在,也写信同他说一声。那边有传教士,要是能寻个洋味儿点心师傅,那就更妥当了!”

    韩江氏微微皱眉,道:“曹爷,这种铺面,店小利薄,经营何益?”

    曹颙见她看不上这个,道:“京城这种走亲访友用饽饽,平素大人小孩零嘴是饽饽,赶上红白喜事,需要的还是饽饽。除了这个不说,应季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