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5章 (第1/3页)
只是一时之间,让人拿不准到底是什么罢了。 莫非,是李煦色迷心窍,用过了这个女人,不好下手,便任由她京中住着;还是李煦另有用意,想要留个美间在这边? 李鼎已经没了,曹颙甚是希望李煦老实的安享晚年,没再弄那些乱七八糟的幺蛾子。要不然等到事发,曹家受其牵连,岂不是冤枉。 幸好如今父亲的调令已下,旧日曹、李、孙三大织造显赫江南的局面将被打破。就算李家日后有所妄动,曹家已经回到京城。只要行事谨慎,倒不会像过去那般碍眼。 江宁,织造府,前院,书房。 被康熙批示发回的折子才到江宁没片刻功夫,吏部的升迁公文也到了织造府。曹寅实是不胜欣喜,原还以为要费一番周折,没想到事情已经有了转机。 在欣喜的同事,他心里也隐隐的有些失落。 他生在江南,六岁被送到京城嫡母处养育,而后进宫做了伴读,十六岁为侍卫。父亲去世后,来江南接任制造,至今已经将近三十年。 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同京城相比,这边的织造府更像是他的家。 至交好友,sao人墨客,在江南的日子,如斯难忘。 往后,怕是再也没有这般惬意心境,要终老京城了。 想到这些,曹寅放下手中的公文,苦笑的摇了摇头,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天地本不全,这世上哪里有十全十美之事? 既是想要跟儿孙团圆,又想要清闲自在,随心所欲,哪里有那么好的事儿? 想明白这些,曹寅刚升起的感伤之情也就淡了。 至于御笔亲批,让他举荐织造人选之事儿,他却是没有放在心上。内务府那几个颇受万岁爷器重的郎中,少不得都会列上一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