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0章 (第1/3页)
康熙却是觉得有些远了,吩咐道:“搬到前边来!”说着,指了指左手侧两步远的地方。 按照规矩,曹颙又谢过恩典,才侧身做了半拉屁股。 既是康熙要问,曹颙自是原原本本的将自己两月前的蒙古见闻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 被阻断在张家口的商贾,到马腿的积雪,风雪中的迷途,断了生计的蒙古牧民,牧场中冻饿死的牲口…… 讲到最后,曹颙的心情不禁沉重起来。 对崔飞说起毡子与羊皮的收购利润丰厚,通过他将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权贵耳中,是曹颙唯一能想到的帮着那些牧民的法子。 如今,虽说也算是达成目的,京城这边往口外收皮货与毡子的商人去了不少,但是他们是为了赚银钱去的,那些淳朴牧民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在经过这番变卖后,那些牧民就算是能熬过今年,日子也不好过。 在生存受到危及时,别的也暂且顾不上。能做的,就是祈祷今年冬天的雪势小些,让牧民们缓口气。 康熙神色越发深沉,察觉不出喜怒,过了好半晌,方开口问道:“你向来不多事,这次在雅尔江阿的奴才面前费了口舌,可是不放心你那恩人一家?” 朝廷收到蒙古王公的折子,只给他们送了粮食,对于牧民却是使人去“授之以渔”。 面上是都是朝廷的恩典,实际上不过是说得好听。 蒙古人除了权贵们与奴仆们定居外,其他多是游牧,散居在草原上,怎么“授”? 曹颙不是傻子,不会鲁莽到为了自己的“不忍”,让自己落下什么罪名。 在同崔飞提起时,曹颙便已想好了挡箭牌:“回万岁爷的话。小臣却有私心,也不敢因私忘公。驱之以利,保全蒙古百姓,是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