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2章 (第1/3页)
这一别就是四十五年……魂牵梦系,却是连面容都想不起了…… 好像是刻在骨子里,又像是早已忘得干净…… 王嫔住处,亲戚相聚,众人却轻松不起来。 十六福晋已经打发人将宝音送回她同十六阿哥在园子中的住处。自己则跟着婆婆王嫔过来,招待李氏婆媳。 虽说是亲戚,到底是尊卑有别,加上方才太后宫里的不对劲,李氏心里就带着几分忐忑与不安,神色也有些拘谨。 初瑜见婆婆如此神色,稍加思量,问王嫔道:“娘娘,方才瞧着太后有些不对,是不是将太太错认成别人了?” 虽说听不懂太后刚才问康熙的蒙语,但是之前太后说的那两句汉话,好像是错认李氏为故人之女。 王嫔心神一镇,看着李氏同自己个儿有些相似的容貌,想起这些年来同康熙之间的相处,却是越想越心惊。 康熙同她问的最多的,就是她未进宫前的趣事儿。 例如,跟着表姐学做针线,绣的鸳鸯像鸭子,使得她苦闷不已。幸好表姐开解,又将她的“鸭子”后添了柳枝,使得这针线活也能见人,她才破涕为笑。 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康熙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王氏过去只当是帝王宠爱,心里只有欢喜的,如今看来,其中却是另有深意。 自己,莫非,做了传声筒么? 她同李氏虽说名分上是表姊妹,但是并没有血缘干系。 她的姑姑王氏是李家过世的老太爷的原配夫人,两家结成姻亲时,李家老太爷还不姓李,而是姓姜,是山东昌邑望族的少爷。 王家虽不比姜家,但也是书香门第,这门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 当初的乡间俚语,“昌邑县,姜一半,天地不变姜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