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_第71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8章 (第2/3页)

是厌恶这等贪婪小人,便叫六部九卿合议。

    因其中涉及不少朝廷内外的官员,六部九卿也不敢轻忽,最后拿出的章程是各打五十大板。

    这些实为恶劣不肖之徒,不遵法度,捏应使该部指名题参。“有职者革职,无职者枷号两个月,鞭一百。如有勒诈款迹,审实,照讹诈律处分,着为定例”。

    同时,养子分居开户后,养子之子孙或冒称近族兄弟,反肆欺凌及争告家产者,亦着严行禁止。

    李煦其父李士桢本姓姜,是昌邑望族,后在八旗入关时,被正白旗包衣佐领李西泉掠为继子,改姓李。

    因被掠改姓不是什么体面事,因此鲜少有人提起,曹颙并不知晓此事。

    如今,他却是颇为感悟,多少有些理解外祖母高氏为何感激文氏老太君与李煦的收留照应。

    曹颙的外祖父是李士桢堂弟李月桂,说起来,他与李煦这支并无血亲。

    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想得曹颙头疼,虽然没有血缘的牵系,但是凭着李煦对寡婶堂妹多年的照看情分,实是比有血缘的亲戚更令高太君与李氏感动。

    第0344章 溯源(中)

    西城东南角,绒线胡同,董鄂府,内院佛堂。

    觉罗氏看着面容慈悲的菩萨,心里叹了口气。昨日圣寿节,她巴巴的进宫去给太后老佛爷请安,想要趁机寻个恩典,让太后给孙女指门婚事。

    受噶礼罢官免职的影响,她们董鄂家现下门庭清冷,就是原本有些往来的亲朋故旧,如今也是避之不及。

    李鼎定亲之事,她早就听说过。因当初外人得了闲话,到老太太面前说嘴,说起董鄂家主动退亲之事,都替静惠可惜。

    李家虽然包衣,但是自李鼎祖父看时就是显宦;再说李鼎仪表堂堂,文武双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