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0 (第2/4页)
题都不同,但似乎都很相似啊。 这本书简直就是专门针对科举的,要是自己还没参加科举,恐怕都忍不住心动。 这么重要的书,居然就这么随意的放在课桌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又翻了翻,嘴里念叨了两句,好书好书,然后又拿起另外一本…… 如果说刚才那本十年科举三年模拟已经足够让他惊讶,那么现在这本简直…… 只见书上面只见写着几个字,十年国策,吞了一口口水问道,“这是?” 学生看了一眼,脑袋更大了,课业繁重啊,“这是我大唐十年以来,重大国策的详细分析。” 十年以来,重大国策的分析?这可把一群长辈惊讶得心都在发颤。 别的学院的学生还在学四书五经吧?他们的后辈已经在学治国之策了?这特么是不是太超前了? 而且还是将十年国策编著成了一本书,这种总览大局的书,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了不得的,能够培养出怎么的大局观? 学院怕不是在培养考科举的学生,这是在培养丞相吧? 打开书,果然是十年来的一些大事件,以及处理方法,然后长辈们又懵了,因为这本书不仅仅只是记录这些国策而已,还有李纲等先生的批注和分析。 其中一道批注特别的惹人注意,因为它的切入点实在太惊奇了,让人根本无法想象,但这些分析和想法哪怕是他,都如同醍醐灌顶一样。 思路之清奇,让人见之难忘。 往后面一看,留名是……徐长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