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2/4页)
过来,好戏接连上演,他们最开心了。 ☆、第36章 真心话 22世纪的华国,对于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因为国家变强了,人民生活水平都上去了,不愁吃穿之后,自然也有空暇去学学别的东西。不过有些本事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会的。起码在书画篆刻这种传统文化领域,没有几十年的熏陶,想要拿得出手几乎不可能。毕竟这不是古代,那时如果走科举这条路线,从小就要拿毛笔。 所以,当围观群众看到朱鑫拿着毛笔在宣纸上画出刚刚谢霖捐赠的时,他们的嘴巴都不自觉地长大了。 就构图上来说,这幅与那幅图一模一样。然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裴清身边着一拨已经严肃了脸色,他们的心情很激动,因为竟然在有生之年看到朱鑫用王蒙晚年熟练运用的水晕墨章的手法,把疑似他早年的作品画了出来。 这简直是绝了!原谅他们也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词,如果裴清不是自带金手指,亲眼看到朱鑫作画,他甚至都怀疑是王蒙再世重新创作了这幅画。按照朱鑫的年纪怎么能有这样的笔力? 就连元代的王蒙本人也是用一生才到达了那样下笔如鬼神的境界。但眼前的这幅画,只要看一眼,就有一种草堂风景曾旧谙的感觉。在这个年代,这样境界的人寥寥无几。其实,放在以前也一样,元末有几个王蒙呢? 所以当朱鑫的笔刚刚放下。身边有一位肚子有些大的中年人立马凑了过来,“朱先生你好,我来自国家书画协会,你有兴趣来我们协会做顾问吗?” 朱鑫还没有反应,边上的媒体已经咔咔咔地拍照。说话的这位,娱乐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