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成为雍正meimei之后_第6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4节 (第7/8页)

河不少人,围绕着这个毛纺场如今有了集市和城镇。晋商若说是一□□商,但是他们也确实想造福本乡,才托你们来说情。若说他们一片热心,可是又想着挣钱,想从这汽车厂挣一份银子。

    你们想过没有?既然开厂挣钱,为什么不接着放在京畿?也让那些贫苦的旗人和百姓有个差事做,为什么要挪到外面呢?”

    一群人开始咬耳朵。

    也有懂行的,就说:“山西是好地方,那里有煤有铁,就地取材就能建造汽车,而且交通便利,靠火车就能把汽车送来。京城周围没有什么大矿,光是火器营就是个用矿的大户,自然撑不起造办处。”

    两排人都坐着点头,认可这样的说法。

    雍正没说,看向海棠。

    海棠就说:“你们说的也是实情,山西那边矿多,这一点无从否认。刚才四哥说到了察哈尔的毛纺场,我对那里很熟悉,我说句不客气的话,没有我就没有察哈尔的毛纺厂,我这话各位认不认?”

    众人纷纷点头,当初海棠在江南设工坊制作丝绸,在北方召集人手纺毛,南丝北毛(棉)是目前的纺织业格局,也正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靠纺织和瓷器作为出口支柱换来康熙年间白银流入,大家的日子瞬间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事儿过去没多少年,这功劳是无人怀疑的。

    海棠接着说:“那毛纺厂当初为什么建在河边?”

    就有人说:“当时用水力驱动机器。”

    海棠又问:“为什么后来有了蒸汽机还要在水边不挪地方?”

    又有人回答:“因为洗毛要用水。”

    “对,光是察哈尔一处工坊就需要大量的水,从一包包羊毛被抬进去就开始用水,一直到成了一卷卷毛线为止,用多少水你们算过吗?用过的水又倒进了河里,两岸的百姓用这水浇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