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0章 鲜花著锦,烈火烹油 (第2/4页)
差太多,想要从大门走到里面的教室,估计还有一段路可走。 “真是有几个臭钱就开始飘了。” 庄成益嘟囔道:“也不知道这祝家大郎有没有按时交税。” 赵桓没有理会庄成益,只是沉浸在学堂中那些孩童们稍显稚嫩的读书声中,沉浸在明伦堂前那些努力跟着武科先生习武的幼小身影中。 尽管赵桓不想说什么大宋的胜利早在小学的课堂上就已经注定这一类的屁话,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大宋的未来,亦或者是整个人类的未来,其实都掌握在社学的课堂上,社学到县学这一阶段甚至比国子监的课堂更重要—— 众所周知,从小学到初中的这个年龄段正是塑立一个人的三观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在这个时间段的三观跑没能正确塑立起来,那么后面一辈子的三观基本上也就跟着跑偏了。 而大宋的社学,对应的正是小学这个阶段,县学对应的则是初中这一阶段,府学对应了高中,国子监则对应了大学。 当然,所谓的对应是一回事儿,能否真正的对应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有了赵桓“创作”出来的那些教材还有规定好的那些科目外加洗脑手段,社学这个阶段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到了县学、府学乃至于国子监一级,则是问题多多。 无论是县学也好,还是府学也罢,在赵桓重点关心的数学、物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