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6章 赵桓的计划 (第3/4页)
四季稻的地方都已经成了大宋的一部分,当地的土著们要么是选择彻底融入大宋,要么就是成为了京观建筑材料,南洋已经成为了大宋的重要粮仓。 至于皇家学院之中的农学院那边什么时候能折腾出杂交水稻,赵桓对此也没有抱过太大希望——能折腾出来最好不过,折腾不出来也无所谓,反正不能把底牌全部寄托在交杂水稻上面。 想到这里,赵桓又忍不住挠了挠头,提笔写下了玉米红薯这四个字。 从对待百姓的角度来看,康麻子那一家跟老朱家比起来那叫一个天差地远,结果老朱家的皇帝们被黑出翔,麻子家代代割地赔款好搞文字狱的螨虫们却都成了明君圣主,这里面除了螨虫们不要逼脸以及东林党的孝子贤孙们大力吹捧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玉米和红薯这两种高产作物。 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赵桓要是不知道这玩意也就算了,既然赵桓知道玉米和红薯这两个玩意,自然也不能干看着。 回头把大宋现有的几支水师都整顿整顿,装备该升级的升级,让他们去蓬莱大陆那边把玉米和红薯都带回来。 想了想,赵桓又提笔写下了环境两字。 说实话,小冰河期这玩意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开始的又是因为什么而结束的,以赵桓那满是elseif和京观地盘的脑子也实在是想不明白。 但是赵桓在脑子里做了一个简单的判断之后觉得既然小冰河时期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