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6章 胆大包天的孔家 (第3/6页)
,也不会把中小煤矿下放。 可以说,王宁安已经释放了足够的利益,给了地方士绅大族的面子。偏偏就有人给脸不要脸! 朝中的诸公不敢明着反对,暗中却是议论纷纷。 整个国策推得并不顺利。 因为文彦博的倒戈,三晋之地的煤矿很快实现了国有,一些大的矿区已经开工了,不得不说,文彦博这老家伙的确有办事能力,他决定把宝押在王宁安身上,就不会迟疑,虽然朝廷拿的多了一点,但是有得赚总比没有好。 除了三晋之外,王家掌控的幽州等地,也顺利推行……只是除了这两个地方之外,包括河北,西北,京畿,都出了问题。 其中河北主要是韩家,他们阳奉阴违,磨磨蹭蹭,不愿意配合征地,西北的情况更复杂一些,还牵涉到了军中的争端,包括庞籍、吕公著、孙固,甚至还有曾公亮,张方平等人都牵连其中,水很深很深。m.zwWX.ORg 但是相比之下,最棘手的就是兖州,就是孔家! 因为最初就是孔家抵制,朝中的大臣也跟着闹腾,才逼得王宁安回京,一锤定音,制定了新的国策。 按理说朝廷已经核准了,成为了国家的大政,孔家如果识相,就不该对抗,老老实实选择合作,还能捞到不少的实惠,可是也不知道孔家人怎么想的,非要和朝廷过不去。 章衡代表朝廷,和孔家谈了三次,许诺给他们百分之45的股权,而且还答应承销所有产品,这个条件已经比文彦博的还要划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