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_第861章 文彦博的挑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1章 文彦博的挑衅 (第2/6页)

话了,还是赶快动身吧!

    离京不到一个月,他们终于来到了济州境内。

    也幸亏是这些年大力整修道路,建造桥梁,路上方便了很多,没有什么耽搁,才能来的这么快。

    有人要问,变法好多年了,钱都花在哪里了?

    怎么还缺钱啊?

    其实每年国库的收入是不少,但是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是太多,太多。

    各地要修道路,修桥梁,还要挖井,修沟渠,打井……这些工程,都要花费巨资,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回投入。

    还有一些工程,比如军营啊,城墙啊,仓库啊等等,根本永远收不回来。这些建设当然会增强国力,但是算在户部的账上,就是每年赤字,财政压力巨大,户部叫苦不迭,弄得王宁安都有点喘不过气来。

    其实当初提议,发展棉纺的时候,王宁安是想从朝廷出钱,补贴棉农的,可问题是要钱的人太多了,幽州和西北有牧民,东南有桑农,光是给棉农钱,说不过去……索性,只能交给下面的人去闯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只有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才知道担子有多重。

    也正因为如此,济州和兖州的实验都显得非常重要。

    大宋太需要拓宽财路的办法了。

    他们第一站,就到了济州。

    在两个月前,文彦博就亲自赶了过来,督收棉花,转卖给工厂,协调各方,尤其是调节纺织机器,培养工人……大约在20天之前,济州一共3座棉纺工厂运作起来。

    蒸汽机驱动,机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