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4章 做官当如包希仁 (第5/5页)
唯有死后,没有了价值,那才是出于真心,发自肺腑。 包拯在西京,有数万百姓自发相送,绵延十里,哭声不绝。 等到了开封,迎接老相公的人,更是多达几十万之众! 他们无不痛哭流涕,包拯权知开封府事,时间并不长,可是在不长的任内,老相公扫平了无忧洞之患,取消了无数税卡,又清理冤案,推动物流业发展,解决就业……多年过去了,开封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老相公出力。 男女老少,扶老携幼,自觉出城迎接,白幡满眼,哀乐声声,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和尊敬的老相公最后道别。 一个月之后,包拯的遗体回到了庐州老家,安葬在了祖坟。包氏子孙,无不以老相公为榜样,不管是务农,还是为官,绝不敢有半点贪墨,兢兢业业,门风森严,令人钦佩。 …… 包拯的死,给喧嚣的盛典,提前画上了句号,除了打算常住洛阳的使者之外,其余陆续起身,返回国内。 而包拯空下的首相之位,立刻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许多人都跃跃欲试,尤其是贾昌朝,更是两次来到王宁安的府邸,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用意很明白了。 赵祯经过包拯的死,身体更差了,许多国政,都落在了太子手里,而太子又对师父言听计从,只要王宁安说一句话,首相之位,就落到了贾昌朝的手里。 只是王宁安非但没有帮忙,还主动去拜会欧阳修,和醉翁足足谈了一个时辰。 直到暮色浓稠,才从欧阳修的府里出来,王宁安若有所思,马车走得很快。就在经过一个街口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阵兵器打斗的声音,接着一大黑乎乎大个子浑身是血,屁股上插着弩箭,吼叫着,跑了出来,正好撞上了王宁安的马车。青史尽成灰的大宋将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