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_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29节 (第5/7页)

一,最后《易经》《尚书》《公羊传》《毂梁传》四选一,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考题,但难度大致相同,且混在一起评分。

    沈长林沈玉寿及贺青山均选了《左传》《诗经》《公羊传》,三人都比较喜欢有剧情有人物的内容。

    府试一共考三场,第一第二场考一天,第三场两天,每场考试中间会休息一天,但不准出考间,算下来一共要在考院待六天五夜。

    至于考试内容,依旧是策论诗赋贴经一类,但顾北安提醒各位学子道,府试由知府出题,知府进士登科,天子门生,其学识、阅历皆高,这考题难度自然也就上升了,且考生的素质能力经过筛选,都是一县的佼佼者,评分标准自然更严格。

    这时候,从自身角度结合实情,写一些不痛不痒的平凡论调,则很难脱颖而出,需要对律法、时政、吏治有一番自己辩证和见解。

    对于永清县的学子们来说,这一点很难,因为永清县太小了,太闭塞了,学生们没有见识过不同律法吏治下百姓的状态,也不知时政,做个残酷的比喻,没有见过光的盲人,又怎么和人形容一幅画色彩的绚丽多姿。

    仅靠顾北安的提点,仍是雾里看花,摸索着往前。

    这也是科举应考之路,越往上走越难的原因。

    在大岩村私塾,沈长林可以靠着背书、练字脱颖而出,在县试中靠着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一手好字添分加彩,府试呢?

    熟背课文的大有人在,能书俊雅馆阁体的多如牛毛。

    比的是见解,是悟性。

    是读万卷书以后,消化提炼的真知灼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