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_第433章 对门阶级的带路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3章 对门阶级的带路党 (第3/5页)

高效来自于剥削和强压,他们的确需要雇佣佃户种植,但给的佃佣非常少,大头百姓只能糊口而没有购买力,这其实就是经济危机的第一大成因。

    京畿地区还好些,毕竟有些相对正直的相公看着,若放在边远地区,剥削的比值会更大。

    受害者显然是百姓和老赵,没其他人什么事,他们表示“这锅我们不背”。

    所以北宋时期一连几任皇帝想励精图治,却最终失败的原因为在于:他们都选错了队友。

    既然受害者是皇帝和百姓,那在技术上讲,皇帝只有一个出路是带着百姓改革,才有可能成功。然而赵家皇帝们信了文彦博们的话,他们说“和皇帝一起治天下的是士大夫,不是百姓”。反对这个理论的范爷爷被他们反复凉拌到死。

    于是老赵带着士大夫改革,必然扑街。理由不要太简单:永远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老赵指望他所倚重的阶级反自己,会成功就见鬼了。就是这个原因改革总比革命难,改革是拿刀砍自己脑袋,革命是带着利益共同体去砍别人脑袋。

    当然士大夫阶级中还是出现了几个骨骼惊奇的叛徒,就是王安石和韩绛,不过后来也因为战力不够而失败了。

    额扯远了。

    话说现在大雱签发田契签到手麻。

    没办法,别人不敢签。虽然签了也作数,毕竟是官府机构文书。但谁签字肯定谁的责任,现在的政治格局不是一般的乱,都不知道怎么解读政策?

    韩大脑壳不是首相,却以首相身份发布政令:禁止京畿出售绝户田。

    王雱明显是韩琦的人,但进驻司农寺后第一个政策就是“大举出售绝户田”,有乱政的嫌疑。与此同时工部也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