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_第326章 天降财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 天降财富! (第4/5页)

所以你我这是买定离手,简不简单?”

    到此王雱一拍桌子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既然这些要点叶先生都考虑到了,那么这笔生意成了。一百二十台机器、二百四十万贯价值订单,订金两成需要现在就付清,且订金不参与抵抗机器的价格,往后每次交付机器需要付清每批机器的全靠,直至完成全部协议订单后,西北机械厂会反还你现在支付的两成订金,外加年百分之五的利息。”

    前景当然有,但敢一次性玩这么大,出手就是一百二十台机器,真的只有叶家有这样的家底和眼界敢赌了。

    下一代机器肯定会更便宜更好,但叶庆华却仍旧“加价提车”,以两万价格固定购买,换取他比别人更惨充裕的研发周期。

    妈的这就牛逼了,直接把抚宁县的财政能力提升了两个量级,可以做的事真的多了。

    且这只是机器采购。至于其他那些配套东西,就像后世的美帝或毛子卖给印度人的战舰战机那样,实物本身的采购产值并没有多大,但配套系统的供应、人员培训,保修期过后的维护,这部分的产值就丧心病狂了。

    远的不说,后世大雱的大伯他们厂里早期引进的德国机器,保修期过后的维护和故障处理真是坑死人。说起来都是泪,图纸有,技术工人也有,但把机器扯散修理后,再装起来就是运行不正常,最后承担了高额的费用后,从德国飞两个技术工人过来一下午组装起来,就特么正常了。

    思路都是一样的,但那个年代国内的总装工艺,无法吃透到达一定精度的机器。也就是说机器太娇贵,适应不了当时国内顶尖工人的累积误差标准。于是那个年代,国内自己的机器都走毛子路线,大抵风格就是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