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9章 暴风前奏、钢与火之歌 (第3/6页)
他的材料处理工艺来制造矿井设备,那样产出的煤恐怕只有曹集用得起,结论是然并卵。 得到这样的回复老罗爹一阵郁闷。原本故事话本听多了的老罗爹,以为知县老爷花费那么大心思诏安自己一家,那几乎是卧龙出山的形势,应该会有求必应,待若上宾。 结果却是:在王雱的眼睛里,没有哪一天、没有哪一人特别重要。 将来所有抚宁县订购的器械和设备,使用心得和数据,会源源不断的反馈京城的煤场,让他们提供售后的同时,也就等于提供改进的方向和依据。这个事业就会如同王雱的饲料配方一样,持续的改进下去,1点1版直至9点零版…… 十月上旬,王雱带着县衙有关领导同志,一群的等候在新建的圆窑外围,等候大宋官方第一批焦炭出炉。 这是里程碑的意义。 王雱始终认为,焦炭在北宋时代已经被应用,这是个技术和心得不断刷新的时代,焦炭技术早了欧洲五百年时间。 然而事实上来到大宋后,王雱却没见过真正的焦炭,至少官方没有。 大宋是秘方盛行的社会,焦炭技术民间的确有。譬如展昭的刀、白玉棠的剑,以其说是民间顶级铸造师打造的,不如说是有焦炭的人打造的。王雱敢肯定,依靠煤、木炭,是打不出那样的“天刀”来的。这就是秘方。 这个秘方说穿了也很简单,用木炭基本能解决含磷含硫过高的问题,但温度不够,打造一般兵器好用但铸造天刀不行。用煤的话,磷硫的问题就能直接封死最高端的锻造技术。 于是展昭的天刀,肯定是某大师用焦炭锻造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