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 六月的雨 (第4/7页)
大雱和老韩分别正在策划这些的时候,六月的汴京,已经先一步有了繁华盛世的景象。 那场历史上发生了、大雱预测中的大水灾并没有真的出现。在古代六月初就是雨水峰值,南方的确有水患,但只是局部地区,汴京则基本不受影响。 危险啊,就是这样的原因,王雱当时没公开宣扬“水灾”,仅仅只是小范围给韩琦以及淮西的陈建明提醒一下,且戏言为“梦境”。 就这样,汴京赢来了大宋建朝以来最繁华慵懒的六月。 比之以前变化太大了。带动这些变化的是王雱和曹集的煤场,超高的盈利能力带来了煤场工人的相对高待遇,持续壮大的工人群体仍旧被传统汴京人看做土包子,但影响力在持续扩大,他们就是带头在买买买的那群,犹如引擎一般,持续带动整个汴京经济圈的各项生产和革新。 煤场研发且已经批量生产的各种生活日用品品类,正在快速增多,蜂窝煤炉子,水桶,农具等等正在丧心病狂的放量,传统的手工制造业正在被颠覆。 这些学徒工在流水线上生产的东西论质量没多好,当然不能比那些老字号传统作坊的手工精品,但是胜在便宜实用,于是信任的人越来越多,购买的人也越来越多。由此,又反向促进了煤场的生产工艺改进,以及质量控制管理方面的经验。 传统手工精工业面临挤压,但仍旧有自己的市场,走高端。 高端行业永远都有市场,尤其在东京。因为这个年景来说,地球上近一半的财富在大宋,而大宋近一半的财富以及大多数权贵都集中在汴京。 这就是得天独厚的市场以及土壤。 大雱和曹集的低端工业品可以放开手脚走量,传统的高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