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2章 双方前三排那些事 (第2/6页)
过重不利于继续作战的理由,召回和南军司。以你指挥失误的理由,召你回兴庆府述职受罚。” 这就是西夏权臣没蔵讹庞写给卓洛兰的结尾。 传阅着看过相爷密令后,将军们眼睛发红,不知道该说什么,都想到了宋国人说的“兔死狗烹”典故。这个比喻适合还是不适合,老粗们也不懂,只是现在就想这样去比喻。 此外一些将军认为:卓洛兰此行兴庆府述职恐怕凶多吉少。 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打到了这样的地步,一些将军忍不住哭了起来。 卓洛兰知道他们想什么。却同时也知道:他们想多了。 没蔵讹庞或许是个阴险的枭雄狠人,但他也是聪明人。再狠的人都需要心腹,需要抱团。而边军中、卓洛兰部就是没蔵氏族的心腹。 所以这次撤军、回兴庆府述职不是****,相反是没蔵讹庞认为打不赢后给的政治保护。 把卓洛兰召回,在别人发难前以战败理由抽一顿,别人就不好意思出手了。这叫孩子只打自家的,在别人发飙前认错就是化解之道。 那么虽然名声不好听,但卓洛兰毕竟是绝世功臣的血脉,边军重将,居于此只要没蔵相爷不倒,卓洛兰东山再起就是看得见的。 这样的战争,相反打赢了才可能被迫害。因为一但打赢,就是李谅祚的王师赢得战争,小皇帝夹威望亲政就基本不可阻挡,权臣没蔵讹庞的好日子就要到头。 这就是政治、以及和军人的悲哀。结论是:往往打赢的将军才容易出事。 譬如宋国狄青就是这样一个典故,好在宋国文明讲礼些。但西夏可不玩文明这套。 召回除了是政治保护外,卓洛兰也清楚,这么部署是没蔵讹庞的利益。 反正漫咩现在号称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