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7章 司马光的外交 (第2/8页)
区许多粮食被烧毁,烂在地里。皆因西夏之血腥抢夺政策,这不利益辽皇陛下仁慈爱农之名。” 司马光多少还有些水平的,一些东西说在了耶律洪基的心坎上。这一时期的耶律洪基初登基,雄心勃勃,侧重于一些汉人官员见解,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听闻富庶的河潢地区此番粮食竟是大部分浪费了,便有些皱眉。 不过鉴于西夏出兵前已得到辽国的默许。此点完全没办法,虽然耶律洪基比较讲义气,因萧炎珊的缘故也暂时持有亲宋的思维,还算和王雱结过善缘。 但关键的在于,西夏多吃己不是省油的灯,在上京拥有相当不弱的人脉,看中了机会进行周旋,而达成了现在的结果。 这些幺蛾子要追诉到宋国庆历年景。 当时宋夏战事紧张,辽国兴宗皇帝的两个得力重臣:萧慧、耶律重元。他们倾力推动和西夏结盟,趁机出兵宋国边境进行勒索,想配合李元昊的攻宋战略。 也就是说,萧慧和耶律重元这两和耶律洪基对立亲夏派,当时想在宋国后背捅刀。 不过时任北府枢密使的辽国首相萧笑穆,极力反对亲夏。萧笑穆就是萧炎珊的亲叔,力挺耶律洪基的人。萧笑穆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宋人没战力不会威胁到辽国,但西夏虽然体量不大却是一头狼,要时刻防备。 于是就这样的时局下,辽国国内政治开始撕逼了,两派拉锯中,在宋夏之战关键期陈兵于边境的辽国大军,迟迟没有得到命令到底打不打宋国? 就算最终没打,却也真的形成了武力讹诈态势,当时有人提出让宋国割让边境地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