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0章 六战六捷,势如破竹 (第5/6页)
子弟有功于大宋的现在,他们九成都要加人情分的。 司马光说的很客观,这等于把王安石和王雱架在火上烤,坦白说以王安石的尿性,他真会对吕惠卿放水,却真不会对儿子放水。 于是晚间在司马光和众多随员旁听下,主考官王安石温声道:“王雱你当时四渡湟水,又经历了残酷的严寒大雪而病危,最远时候兵至长城,现在你刚从北方战场归来,疏于对南方景秀山河的见解,若考你其他则显得不公,本场你便以‘北方雪’为题,尽情发挥。” 这么说没毛病,包括司马光在内、还有多个“教授”老夫子们捻着胡须频频点头,觉得王安石的确客观公正。 王雱提笔就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卧槽看到这里司马光等人昏倒。王安石对儿子惊为天人,也半张着嘴巴。 联想当时志愿军形势,空城计智退卓洛兰,最终被他领兵到了长城。那时他登高远望的进行回忆,从山川到河流,从酷暑到严寒,在这广阔的大好山河间南征北战,来回穿插。 所以哪怕不懂军事,但王安石和司马光懂辞赋、懂诗人心态。两人都知道作为一个“儒将”,当时神机雱登高远望回忆时、该是什么样的心态。 心态就是经历,辞赋就是一个人经历的折射。现在结合王雱当时的实际作为看,仅仅开头几句就充满了大气磅礴的豪迈。这几句不同于苏轼的小清新、不同于大宋惯有的华丽精巧。这是极为罕见的奇伟、雄浑之笔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