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5章 关于本**的那些事 (第4/7页)
抚为主,另一边最恨这类事件的富弼表示不服。 在庞枢密只诛杀首恶的指导下,其实文彦博的军队还是很猛的,一个多月就平了乱局。不过后又有传言,弥勒教之人基本被杀光了,尸体烧焦几乎无法辨认。 这样的结果,显然和分管平乱的庞相爷指示精神相违背。 值得注意的一个事件是,二号大阴人张丛训作为富弼的人,当时就在贝州平乱军中。平乱内幕到底是什么就连王安石也不知道。估计只有他文彦博和富弼两人“知我罪我唯其春秋”了。 兴许是富弼密令张丛训“别听他们的,除了不明真相的农民外,但凡弥勒教众都处决不留后患”,又兴许文彦博知道张丛训的作为了,作为统帅却睁只眼逼只眼不想管,形成潜规则结果。 这些都不重要了,总之最后结果是:庞籍的少杀少捕指导下,最后却比较血腥,于是遭到许多人诟病。致使平乱主帅文彦博被冷藏了一些时候,就这情况。 后庞籍升任首相兼枢密使,且老庞顺手推荐门生司马光知太常礼远。 那时期太常礼院的治权其实就是三分之二个礼部。怪异的在于,很少不给庞籍面子的赵祯,那次罕见的拒绝了庞籍,拒绝任命司马光出任“礼部尚书”。 又从张丛训不但没挨揍,还升职皇城司副职来看,完全可以解读为:皇帝对七五事件中庞籍和司马光的表现非常之不满。只是说老赵这人自来爱面子,又喜欢“帝王之术”,不好意思翻脸敲打老师庞籍,所以没有过多说辞,最后除了冷藏文彦博外,谁都没追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