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他们不懂投其所好 (第2/4页)
与孝心,包拯义无反顾选择了后者。 直到双亲接连去世,包拯才正式开展他的官衙之旅,成为一个知县。 “那你知道他做县衙的时候,有多少工资吗?” 初九回答书上说过了,包青天县衙的俸禄标准是一个月四十两纹银。 张璇夸赞初九知识面非常丰富,没想到竟然知道这么多东西,随后她又问初九,四十两纹银放到现在的话值得多少钱? “值多少?这个怎么算啊?” 张璇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止初九,就连我也好奇的转过头盯着张璇。 张璇看到我和初九同时盯着她,得意的笑了笑。 根据《宋史职官志》中的记载,当时的物价,每斗米大概30文钱的样子。 十斗米等于一石,当时一两纹银大概可以换成七八百文钱。 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大约能购买2石多一点的米。 按照现在的米价来算,一两银子大约等于现在的六百块钱。m. 也就是说,包青天做知县时,一年的工资放到现在有接近三十万,可以在南宁买一套房子了。 四年后,包青天被调到端州当知府,由于整改当地贪污恶行有功,两年后入京任殿中丞。 从地方调任到首都上班,那工资和福利也是翻倍的涨。 宋朝时期对官员除了官俸外,还有官职的钱,也叫做职钱,每个月还会发放衣物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这些杂七杂八算下来,一个月也有一百两左右的俸禄,一年工资放到现在就是六七十万块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