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风华_第五百二十二章 现在跟我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二章 现在跟我走 (第4/7页)

的话,就别让人来打扰我了。”

    “好的,先生!”

    点点头转身离开,留下郑建国拿起笔开始看隧道显微镜的论文,他是没想到不知是自己当时被留声机触发了灵感,还是上辈子里面在哪里听说过这种工作原理,以至于提出了STM的基本原理构想。

    并且凭借着这个设想成为该项目中的第一作者,最终在哈佛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实验室的倾力配合下,用四个月的时间便拿出了成果。

    只是看完整篇论文,郑建国发现这个隧道显微镜中最难的部分,便是针尖的结构设计和制造,结合到他记忆中关于这部分的内容,也就想起好像是两个多月前就已经被攻克下来。

    剩下的次要(相对于针尖)结构,则是cao作针尖在原子上面移动的控制器,这是个现有任何设备都没办法在纳米尺度下工作的内容,因为一根头发的直径便是六万纳米左右,这是个绝大多部分机械设备都达不到要求的尺度(1980年时)。

    而实验室的团队则是借用了多晶陶瓷的压电效现象,可以利用简单的手段将1mv-1000v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十几分之一纳米到几微米的位移,使得上面针尖的移动有了可能。

    针尖和移动手段解决了,那么下一个要面临的困难,并不是倾向于软件方面的扫描系统的编写,而是防止仪器震动的减震系统。

    由于工作时仪器的针尖与观察目标的距离小于1纳米,而隧道电流与隧道间隙成指数关系,因此任何rou眼看不到的冲击和震动都会对仪器的稳定性造成翻天覆地的影响。

    再加上隔绝震动主要考虑外界震动和仪器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