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章 这边人太多 (第5/7页)
就探手接了笔记本看起,只见一行漂亮的行书印入眼帘,不禁开口道:“你这笔字写的不错。” 楚琳眨了眨长长的睫毛,低眉顺眼道:“谢谢,我10岁就练《怀仁集王佑军书圣教序》,后来练的《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 缓缓点了下头,郑建国是看过笔记后发现她还真是记得一字不差,也就合上后交给了她道:“你说的这些,我只听说过《兰亭序》,其他的连听都没听过。” 上辈子里,郑建国是没什么条件去练字,不说他出生那会儿正是困难的时候,便是后来上了学也没什么钱去买笔和本子。 虽然学校学习不要钱了,可这些作业本和钢笔以及墨水都要自己花钱去买的,然而作为社员只有每年年底决算时能见到几块十几块的钱,可那是未来一年全家的开销,不到人情往来红白事儿是不敢花的。 直到后来郑富贵成了赤脚大夫,家里才算是好转了些,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倒没为学习上的开销而头疼过。 可练字依旧是没什么机会。 毛笔多少钱根? 墨水多少钱瓶? 钢笔都是要修着用的! 然后去找字帖来练字? 那只能是在运动巅峰时期,依旧拿着英德法日俄教材学习5国外语的“小木匠”,还有像面前这位助理楚琳从10岁时,也就是那个上下都在破四旧年代里拿着《怀仁集王佑军书圣教序》、《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拓片练字的人,才能做到。 当然,“小木匠”的老爹是丰华圆珠笔发明人郑诚惠,1948年创办了丰华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