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_分卷阅读2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6 (第2/4页)

不至于,祯娘又哪里来的秘方。但也不是大路货,要么是从玉浣那些女孩子那里知道的,要么就是家里厉害厨娘辗转在过去一些贵府里学到的。再不然还有祯娘有时看书寻到的古方,自家鼓捣出来也有不错的。

    这一切果然是极有用的,只等到北边的河水解了冻,行船再次通畅起来。太原这边绒线铺子便接到了另一个商号的货物,正是南浔那边的丝货——这样顶顶好的丝货,但是进价却还不比以前,只因这是直接从南浔那边拿的货,没有多经过几道手,成本不知降下去多少。

    果然这样的好丝线,拿去自家染的鲜亮了摆上铺子里,凡是见过的都知道周家绒线铺子和以往不同了。若是有人相问,铺子里的伙计只响亮答道:“这是从南边南浔过来的——都知道那里的好丝线,只是忒少,人家南边自家要织绸就用掉了,哪有多少流出来。还是我们东家夫人,夫人娘家也是江浙一带,他们本乡本土怎么也有关系,让商号留些丝线有什么,哪里抽不出这一丝!”

    对于这话大家是信服的,当时祯娘进太原的时候她的嫁妆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心里早就把她当成南边顶有钱人家的女儿。还有一些人家是周家走动过的,更加清楚一些。有了这样的话,就是有些妇人宁肯多绕两条街的路也要上周家的绒线铺子买丝线,开口就是‘要那南浔丝’。

    和绒线铺子一般,干果铺子也讨着了好。等到按着祯娘写的方子做出了南边风味的干果果脯等来售卖,这甚至不需伙计多说话了。大家心里都晓得怎么有这个变化了——这家东家夫人不是打南边来的么。

    太原不是没有做南边干果果脯等的铺子,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