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_分卷阅读2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13 (第4/4页)

:“至于纺车、织机之类倒是不用着急,我已经往我娘家去信了,江南那边有好些的。到时候河解冻了,让有我家人过来与我送些那边嫁妆的产出,正好把那些纺车、织机送来。”

    这就是祯娘没把话说全了,旁人只当是江南那边确实有好用些的纺车织机。然而事实是这些纺车织机都可以说是外邦来的,只是顾家自己在江南造了一批罢了。当时武天明大掌柜是从国外得了更好的毛纺车、毛织机,甚至图纸都有,回来了就有人接了去,只为了仿制和改进。

    说起来也是颇有意思的,这个时代海上贸易贯通世界,技术和机器的流动自然也远远快于前代的。譬如纺织机器和技术就是一样,这时候全世界棉纺织上的进展几乎是一样的。虽然大明的棉布号称泽被天下,还要往国外贩运,是世界当之无愧的棉布第一国。但更多是因为织工更加熟练更加多,以及棉花种植更加成规模罢了。

    可毛纺织不同,若不是武天明刻意去寻找几乎主意不到。这就是灯下黑了,人家只看到□□也是往外出口许多精美毛纺织品,便下意识觉得这一样和别的一样,人家技术都十分高,至少大家不相上下。既然是这样,那有甚好瞒的。这才是武天明不只能带回机器,甚至连图纸也一并带回的原因。

    要知道这时候的人可不是没得保密意识——早些年大家还不防备着外邦,随着海上贸易越发兴盛,大家很快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独特的技艺可以变成独特的货物,那就是钱啊!

    祯娘这时候话没说全一样是为了保密,保密自家有了新技术。夏来保可以信任,可是在场所有伙计就不一定了。退一步说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