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5 (第4/4页)
的国家是军事上的强国。那时的父皇连年胜仗,有些飘飘然了,根本没把大燕放在眼里,还耻笑姬羽懦弱无能,连自己的国家都守护不了,要靠借兵保以太平,就这样,父皇与姬羽签订了许多除了年年上供外,其他不平等条约,然后才借兵给了燕国,根本不屑于攻打它,就此燕国得以摆脱亡国的命运。 当年我年纪很小,只知道后来父皇还是得知了刘国公帮助燕国皇帝姬羽一事,但是父皇选择了原谅,原因无他,父皇的元后刘皇后是刘国公的嫡女,他们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哪怕刘皇后死了,父皇的心里依旧惦念着她,更何况父皇能够登上皇位,能够打下大同半壁江山,刘国公实在功不可没。所以最后将功抵过,父皇不再追究。 至于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事,其实是因为当初知道刘国公通敌卖国的人不止有父皇,还有皇兄,当年的皇兄已是十二岁,已经被父皇辅佐着开始参与朝政,他希望父皇严惩刘国公,以儆效尤,免得再人做出不利于国家之事。可父皇没有采纳皇兄的意见,他将刘国公与姬羽相识的所有证据全都销毁,包括知道他们是相识的证人也都不费余力的诛杀,并且嘱咐皇兄,要他保守这个秘密,永远不得拿这件事治刘家的罪。皇兄对父皇的做法十分气愤,所以跟我抱怨过几句,所以对此我很有印象。 也是因为这件事父皇与刘国公产生了隔阂,这对本就有些衰落的刘氏一族更是雪上加霜,皇兄继位后,自然对刘家十分忌惮,所以刘家更为没落,直到我登基,才将他提了上来。 其实刘国公有没有通敌卖国,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我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