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8 (第3/4页)
普通的足够,而是轻松支撑,某种意义上可以想到秦国的富庶。 军队不知不觉间变得无比强大,不为人所知的武器更给他们增加了胜利的资本。 三年之后,嬴政终于下了他政治生涯中划时代的一道诏书。 备战,亡韩。 韩安觉得自己有点点儿背。 他的新韩王,才登上王位一年,之前对韩非充满了意见的韩王是他爹,但是他已经死了。 这很正常,毕竟这是人均存活年纪才35岁的春秋战国,就算是一个国家的王,什么时候死都不是什么事儿。 其实他当年就挺喜欢韩非的,甚至觉得他的政治方法说不定能够拯救韩国,然而在韩国韩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越是昏聩的君王到了晚年就越没有人敢忤逆他,比如说他爹,所有人都知道在韩非这件事上他是错的,但谁都不敢说出来。 韩国的宗师对他的态度只有一味的赞许与吹捧,而在韩国的外国大臣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 这就是韩国朝廷的现状。 但是等到较为明事理一点的韩安上位,情况又掉了个个儿。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欺软怕硬也是常有的事,韩安他爹虽然是个很自我的,称得上是昏聩的君王,但正因为他的昏聩,才能真的想要把谁从韩国赶出去就把谁从韩国赶出去,韩非会被赶走根本上就是这原因。 但人换成了韩安就不一样了。 因为他的性格软弱,能听得进族老的话,所以被欺负的人就变成他的。 韩安说:“我想把韩非接回国。” 他想得很好啊,韩非在到秦国之后,秦国采取了他提出来的执政方针,然后真的走向了兴盛,这证明韩非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