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24 (第4/4页)
,作为嬴政与吕不韦产生最大分歧的点,灞河边上的学宫究竟是官学还是私学,到现在都僵持不下。 双方各自有理,也各自有缺点,谁知道该听哪个的? 然后作为智者默默观望的叶孤城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公私合营,如何?” “公私合营?” 无论是嬴政还是吕不韦都被这个新奇的词震撼到了。 什么意思? 叶孤城道:“按照秦国的法律,国库中的钱不能用于农事与民事之外的任何地方,想从国库中出钱建学宫,实属不易。” 两人都点了点头,这才是他们纠结的根源。 叶孤城道:“但如果冠秦国学宫的名头,钱却不是官府出,岂不是越过了法律?” 吕不韦道:“这可是学习稷下学宫的法子?” 这年代的学宫老师,只要是官学都是本国的供职大臣,稷下学宫是唯一一个招天下各学说大家来讲课的学宫,可以说是做到了老师同国家政治分离的地步。 叶孤城的提议同这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经济与学宫相分离。 然而嬴政却道:“有什么商人,会愿意为了秦国的学宫捐钱?” 如果是捐钱的话,他们肯定会办私学好吗?干什么要绕一大圈? 然而叶孤城却道:“六国大商,可不是都想渭南开禁?” 两人点头。 秦国的市场很大,竞争很小,在山东六国不景气的现在简直就成了人人都想要一块的肥rou,早就在秦昭王时代,就有许多商人联名上书想要渭南开禁,显然,他们被拒绝了。 叶孤城道:“山东六国商人何其之多,然渭南的地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