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学之道 (第3/4页)
体上大渝国的社会水平还落后西方太多。 所以他这次准备亲自上阵,这五年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他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基础扎实的人才。 现在这批人需要他的引导才能走向更远的方向。 “二位阁老不必担心,朕心中自有计较,这些事情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还累不到朕,倒是这变法的推行需要二位及时到民间巡视。” “皇上不辞劳苦,臣等吃这点苦算什么。”庞玉坤由衷说道。 萧铭点了点头,真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昏君之下有jianian臣,萧铭把话说一万遍都不如自己身体力行。 官员们看在眼里,自然记在心上。 和二人又说了会话,萧铭和钱大富向博文学院走去,上次文教省已经正式成立,这文教省的主官也已经选了出来。 此人名叫晁正文,青州人氏,年三十六,曾是私塾先生。 五年前博文学院建立以后,他便进入了学院学习,一直籍籍无名,这因为他学的不是政务,也不是技术,而是文教。 后来《青州日报》创建,这晁正文不时将自己写的稿件投到报社,这才渐渐引起了萧铭的注意。 因为他投稿的说的不是别的,正是大渝国的当前的科举问题。 在看了萧铭撰写的书籍之后,加之对当前世界形势的了解,他断言科举需要改革,而且提出了不少具体的改革措施。 这个时候萧铭也有想法建立文教省,便第一时间将晁正文挑选出来,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