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更的日子_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第2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第243节 (第3/5页)

是通宁镇嫁过来的,嫁的夫家是长宁街的张庆喜,所以人称一声阿庆嫂。

    十年前,江葵娘与张庆喜结亲,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心眼的,居然在她的喜堂上搁了两把扫帚。

    扫帚通瘟,吉位被污,相当于是家里请了瘟!

    因为这,她好些年没有子息出来,后来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小孩身子骨还不好,不管白日还是夜里,没日没夜的闹人。

    家里人仰马翻,各个口角不断,不太平得很。

    最后,还是请了桑阿婆瞧了瞧,问了鬼神,这才知道是家里请了瘟,一通供奉下来,家里才太平了,娃娃也好养了。

    经了这一遭,家里人也有些后怕,索性给娃娃取了个贱名,叫做牛娃,如今长到了六周岁,大名张祥禄,反倒都没什么人叫了。

    ……

    忙碌时候,时间最是好消磨的。

    等江葵娘忙得差不多了,她瞧了瞧日头,已经暮色渐起时候,而家里还不见公爹婆母和娃娃回来。

    “嗐,这一个两个的,到哪里玩去了,也不交代人和我说一声!可把我急死了!”

    江葵娘气闷的拍了拍腿。

    她转身回了灶房,将饭菜重新搁回铁锅中,盖上锅盖闷住,这才抬脚出去寻人。

    ……

    长宁街的青石板上有车轮子滚过,咕噜噜的作响,江葵娘步履匆匆的走在街上,双耳的麻姑叶耳珰摇摆不停。

    今夜烧鱼,家里的酱不多了,顾昭拎着酱瓶子,准备去前头李叔的杂货铺肆打一些酱。

    正好,她今儿捡了些铜板和碎银的偏财,要是不花出去,心里总有些不得劲儿。

    荷包里的铜板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顾昭瞧到形色匆匆,微微蹙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