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3 (第2/4页)
道。 能被马车送回去,是极有面子的事情,齐氏喜笑颜开,“你赵叔说打算着辰时走,日落之前能到家就成。” 蓝怡点头记下,又去客栈的正厅转了一圈才回到绿玉院,见恩师和柴公常正在看她拿来的画。 “恩师,柴先生,您二位觉得这画如何?”蓝怡站到旁边,轻声问道。 这是一副秋山日落图。不似市面上常见的以表达意境为上的泼墨山水,此画落笔细腻,力求逼真。 柴公常看的很仔细。轻轻点头。 “但就画而言,不算佳作。你看此处的留白,”无名先生轻捻长须,伸右手指着画的右上部的大片留白,“迫促零星,乃是败笔。蓝怡,画之留白犹若画之龙脉。尤当审慎,有势当宽阔者,窄狭之则气促而拘;有势当窄狭者。宽阔之则气懈而散……” 无名先生就画而谈,耐心地教导徒儿一番,“这是何人所作?与你追求自然的画风,颇有几分相近。” 蓝怡笑道。“这是小七画的。” 无名先生点头。又问道,“你抱此画而来,乃为何故?” 蓝怡调皮一笑,问柴公常,“常先生,您看此画与您在地至中收录的舆图相比,如何?” 舆图就是地图的意思,上也收录了一些州县舆图。但只大体勾勒出州县内的主要河流走向和山川名称,并不细致。与书所载文字内容的详尽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蓝怡认为此地志的遗憾之处。 成亲之时,小七送她几幅自己作的画,蓝怡看到他的画风便觉得小七在制作舆图上,应有一定的天分。所以她前一段时间才让小七画幅大青山,便是此时桌子上这一幅,请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