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3 (第2/4页)
目光也没有错过那不和谐的一角:南窗前最显眼的一桌,独坐着一个白衣书生,但见他左手托腮,右手举书,面含微笑,目不斜视的沉浸在书中,似乎他不是处在热闹的饭厅正堂,周围的一切热闹,都与他无关。(。) 第三九零章 谁有此能 这个与周遭热闹格格不入的书生,蓝怡自然认的,便是那日与她雨中“偶遇”的梁有思。 蓝怡的眼神直接越过他,打量起其他人来。其他书生衣着行为则正常很多。在这些人里,有年不及弱冠的小书生,或青衫或皂白,头戴唐巾,兴奋地与同桌之人谈论着什么,激动之时也会叩响桌面,蓝怡听来好似是在议论前朝之失;也有留着三络或五络墨髯的成年读书人,多是含笑听着,点头摇头之间轻捋胡须,颇有几分学者气度。 蓝怡一边给文轩剥瓜子,一边感慨着人生,谁又能想到呢,自己这个本来荒芜、杂草丛生的山坡会在三年时间内几次变化模样,现在聚集起这样的一帮子人来。 “娘,你快看!”文轩指着后门口,语气很兴奋,“是杨爷爷。” 文轩的声音并不小,正厅内的不少人听到了,也往门口看去。 正厅后门东侧前几日用竹杆圈起来矮篱小院内、成为义学的两层小楼里走出一个老夫子,他手里拿着一个小铁锤,面色严肃地走到挂有一个小铁钟的木桩旁,颇为神圣的举起铁锤,敲出整个义学孩子们最爱听的声音。 “当当当,当当当”不急不缓的下学钟声响起,散开,告诉所有人,下学了。 这声音比起在山下时更清脆。 义学在旧地时,杨老夫子敲响的村里那口挂在老槐树上的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